老實説,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去參加 Pop Workshop。作爲一家建築材料公司的老闆,我每天忙於處理各種現實問題——庫存、物流、銷售、客戶關繫。對我來説,做生意講究的是數據、策略和市場趨勢,成功似乎隻關乎這些外部因素。
但回頭看看,我才意識到,真正讓我停滯不前的,並不隻是市場環境或者競爭對手,而是我自己的思維方式。
當事業走到了瓶頸
做生意從來都不容易,剛創業那幾年,我拼儘全力,什麼睏難都能咬牙挺過去。可當公司慢慢步入正軌,我的壓力反而越來越大。
每一次決策都變得異常艱難,我開始反複權衡,害怕做錯選擇。
✔ 要不要擴大産品線?
✔ 是不是該招聘更多人手?
✔ 如果投資失敗,損失會有多大?
每個決定都像一場豪賭,而我變得越來越謹慎,甚至可以説是畏首畏尾。慢慢地,我髮現,我的公司不再成長了,而我自己也陷入了停滯。
那個時候,我意識到,如果我不去改變,睏住我的不隻是生意,還有我自己。
POP Institute Pte Ltd 給我帶來的新視角
當一位老朋友推薦我去了解 POP Institute Pte Ltd 時,我其實是抗拒的。
他剛參加完 Pop Workshop,不停地和我説這次經曆如何讓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事業和人生。
我半信半疑地問他:“這不就是個商學院課程嗎?”
他説:“它不是教你怎麼經營公司,而是讓你重新認識自己作爲領導者的方式。”
這句話讓我有些觸動。過去的幾年裡,我一直專注在如何讓公司盈利,但我從未思考過——我是不是那個能帶領公司前進的人?
就這樣,帶着一點點懷疑,也帶着一點點好奇,我決定去看看。
突破自我設限的瞬間
如果讓我總結這次經曆帶給我的最大收獲,那就是:
真正限製你的,不是市場,也不是資金,而是你自己。
過去,我總覺得自己是個穩紥穩打的生意人,不冒險、不出錯,才是長久之計。但這次經曆讓我意識到,我真正害怕的不是市場的變化,而是自己的決策可能會失敗。
這讓我開始反思,爲什麼這些年來,我總是在逃避一些問題?
✔ 爲什麼不敢擴大團隊?
✔ 爲什麼遲遲不去和更大的供應商談合作?
✔ 爲什麼總覺得“公司還沒準備好”去邁出下一步?
其實,我不是缺少資源,而是缺少勇氣去邁出那一步。
改變從行動開始
我沒有從 Pop Workshop 裡學到什麼“速成秘訣”,但它確實讓我看清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思維局限。
✔ 我不再等“萬事俱備”,開始着手招聘關鍵崗位的新員工。
✔ 我主動聯繫更大的供應商,意外促成了幾次合作。
✔ 我學會了放手,不再事無巨細地插手每個決定,而是給團隊更多信任和空間。
短短六個月後,我髮現生意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。公司營收增長了,團隊運作更加順暢,而最重要的是,我終於找回了當初創業時的激情和信心。
你的事業不會超越你的思維
“你的事業不會超越你的思維,你的公司成長的速度,取決於你成長的速度。”
這句話深深地擊中了我。
我曾經以爲,生意好不好,取決於市場環境和競爭策略,但實際上,決定一家公司能走多遠的,往往是它的領導者的格局和思維方式。
最終感悟:值得嗎?
回顧這一路,我才意識到,自己真正需要的,並不是更多商業策略,而是思維上的突破。
Pop Workshop 沒有給我任何現成的“成功公式”,但它讓我看清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事情。
如果你是一位企業主,也曾感到瓶頸、猶豫不決,或者對未來方向感到迷茫,也許你該問的不是:
“接下來我該做什麼?”
而是:
“到底是什麼,讓我遲遲不敢邁出下一步?”
有時候,真正的答案,並不在市場,也不在競爭對手那裡,而在我們的思維方式裡。